您的位置:深圳月子中心 > 月子资讯 > 孕期>孕期检查>正文
显示全文

孕期肝功能检查的具体内容和作用
爱帝宫 2025-08-07 15:15:44 人气:87
怀孕后,身体就像一个“两人份”的运转系统,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“化工厂”,既要处理妈妈自身的代谢废物,又要为胎宝宝的生长发育“加班”。很多宝妈拿到产检单时,总会对着“肝功能”那栏的箭头紧张半天:这些指标到底是什么意思?肝功能异常会影响宝宝吗?今天就从孕期肝脏的“特殊任务”说起,聊聊肝功能检查那些事儿。
一、为什么孕期要重点关注肝功能?
怀孕后,肝脏的“工作量”比孕前增加了30%~50%。一方面,胎盘会分泌大量雌激素、孕激素,这些激素需要肝脏来代谢;另一方面,孕期血容量增加约40%,肝脏血流量也随之上升,加上孕吐、营养需求变化,肝脏需要更“努力”地合成白蛋白、凝血因子等物质。
更重要的是,孕期可能出现“妊娠特发性肝病”,比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(ICP),我国发生率约0.8%~12.0%(数据来源: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》),这类问题可能导致胎宝宝缺氧、早产。因此,《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(2018)》明确建议:孕妇在早、中、晚孕期至少各做1次肝功能检查,高危人群(如乙肝携带者、肥胖孕妇)还需增加次数。
二、孕期肝功能检查具体查什么?
拿到化验单时,不用被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”“总胆红素”这些名字吓倒,其实它们就像肝脏的“体检报告”,每个指标都在“说话”。
1. 基础肝功能指标:反映肝脏“工作状态”
这部分主要看两个“酶”和胆红素:
•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:它们是肝细胞里的“居民”,平时很少“跑”到血液里。如果肝细胞受损(比如肝炎、脂肪肝),这两个酶就会“跑”出来,导致血液中指标升高。孕期正常范围和普通人差不多(ALT 0~40U/L,AST 0~45U/L),轻微升高(不超过正常值2倍)可能是孕吐、熬夜引起的,但若明显升高,需警惕肝炎或肝损伤。
• 总胆红素、直接胆红素: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的“废物”,需要肝脏“处理”后排出体外。如果胆红素升高,可能是肝脏处理能力下降,或胆管堵塞(比如胆结石),表现为皮肤、眼睛发黄(黄疸),孕期需特别注意。
2. 胆汁酸指标:孕期特有的“预警信号”
孕期会重点查“总胆汁酸(TBA)”,这是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(ICP)的关键。正常情况下TBA<10μmol/L,若升高(尤其是>40μmol/L),宝妈可能出现肚皮、手脚瘙痒(白天轻、晚上重),抓挠后无皮疹,这可能导致胎宝宝宫内缺氧,需立即就医(数据来源: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(2021)》)。
3. 蛋白类指标:评估肝脏“合成能力”
• 白蛋白:是肝脏合成的“营养运输车”,负责把营养物质送到全身。孕期因血容量增加,白蛋白可能轻微下降(正常35~50g/L,孕期≥30g/L一般没问题),若明显降低,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肝脏合成功能减弱,需加强蛋白质摄入(如鸡蛋、牛奶、瘦肉)。
• 球蛋白:参与免疫功能,孕期可能因免疫系统变化略升高,只要白蛋白/球蛋白比值正常(1.5~2.5),通常无需担心。
三、检查结果异常该怎么处理?
拿到“箭头单”别慌,先看是“生理性波动”还是“病理性问题”——
1. 生理性异常:先调整生活方式
孕早期孕吐严重、熬夜、偶尔吃了顿火锅,可能导致ALT轻微升高(比如45~60U/L),或白蛋白略低。这种情况不用吃药,试试:
• 孕吐严重时:少吃多餐,避免油腻,每天喝1~2杯温蜂蜜水(缓解孕吐),必要时遵医嘱吃维生素B6;
• 白蛋白低:每天吃1个水煮蛋+200ml低脂牛奶+50g瘦肉(约1个手掌心大小),2周后复查;
• 总胆汁酸轻度升高(10~40μmol/L):穿宽松棉质衣服,避免抓挠,每天喝2000ml水,观察瘙痒是否加重。
2. 病理性异常:及时就医别拖延
如果出现这些情况,一定要尽快找医生:
• ALT/AST超过正常值2倍(如ALT>80U/L),或胆红素升高+黄疸;
• 总胆汁酸>40μmol/L,或瘙痒严重影响睡眠;
• 本身有乙肝、丙肝病史,或家族有肝病,指标异常需结合病毒载量(如乙肝DNA)评估。
医生可能会开保肝药(如熊去氧胆酸,孕期相对安全),或建议住院监测胎心,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(比如ICP严重时,37周左右可能需剖宫产,避免胎宝宝缺氧)。
四、日常如何保护孕期肝脏?记住4个“小习惯”
与其等指标异常再焦虑,不如提前把肝脏“养”好,这4件事宝妈每天都能做到:
• 吃得“轻一点”:少吃油炸食品(如炸鸡、薯条)、高糖零食(蛋糕、奶茶),每周吃1~2次动物肝脏(如猪肝,每次50g,补铁又养肝),每天吃够500g蔬菜(深绿色蔬菜优先,如菠菜、西兰花);
• 睡得“早一点”:23点前入睡,肝脏在23点~凌晨3点“排毒”,熬夜会让它“加班”,孕期尽量固定作息,中午可小睡30分钟;
• 用药“慎一点”:感冒、头痛时别自己买药,很多药物(如某些抗生素、退烧药)需经肝脏代谢,可能伤肝。就医时主动说“我怀孕了”,让医生开孕期安全的药;
• 体重“稳一点”:孕期体重增长过快(比如每周超过0.5kg)容易引发脂肪肝,根据BMI计算增长范围(BMI<18.5,总增长12.5~18kg;BMI 18.5~24.9,增长11.5~16kg),每周称1次体重,超标时减少主食,多散步(每天30分钟,以不喘为度)。
最后想说,孕期肝功能检查不是“找麻烦”,而是给妈妈和宝宝的“安全网”。宝妈们不用因为一次指标波动就焦虑,多数情况下,只要及时发现、科学处理,肝脏都会“配合”我们顺利度过孕期。下次产检拿到化验单,试着自己先看懂那几个关键指标,心里有数,产检也会更安心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