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深圳月子中心 > 月子资讯 > 孕期>孕期检查>正文
显示全文

孕期血糖异常的早期症状及识别
爱帝宫 2025-08-14 10:41:49 人气:40
孕期是女性生命中特殊的阶段,随着肚子里小生命的成长,宝妈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。但有些看似“正常”的反应,可能是血糖异常发出的信号——比如总觉得口渴喝再多水也不解渴,明明没干什么却累得只想躺着,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,或许正是妊娠期血糖异常的早期表现。据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8.9%,每5位孕妈中就有1位可能出现血糖问题,及时识别和干预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。
一、孕期血糖异常的早期症状有哪些?
1. 总觉得“喝不够”:口渴背后的隐形警报
很多宝妈怀孕后会发现喝水量变多,尤其到了孕中晚期总觉得喉咙干。但普通孕期口渴通常是阶段性的,比如吃了咸的食物后,喝一杯水就能缓解;而血糖异常导致的口渴会更“顽固”——刚喝完半杯水,不到半小时又想喝,甚至半夜会渴醒,喝完水后嘴唇还是干的。这是因为血糖升高会让血液渗透压变高,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,身体需要更多水分来稀释血液中的糖分。
2. 尿频不止:别只怪“宝宝压到膀胱了”
孕晚期尿频很常见,大多是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导致的,但如果孕早期或中期就出现“刚上完厕所又想尿”,且尿量明显变多(比如夜间起夜3次以上,每次尿量和平时差不多),就要留意了。血糖高会让肾脏无法完全重吸收葡萄糖,多余的糖会随尿液排出,带走大量水分,形成“渗透性利尿”,这时候的尿频不只是次数多,尿量也会比平时增加。
3. 疲劳到“不想动”:休息也缓解不了的乏力
“怀孕后变懒”是很多宝妈的共同感受,但正常的孕期疲劳在休息后会明显好转,比如睡个午觉就能恢复精神;而血糖异常导致的疲劳更像“身体没力气”——明明没做重活,却连抬手梳头发都觉得累,甚至走路时腿像灌了铅,休息再多也缓解不明显。这是因为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,细胞得不到足够能量,只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,自然会觉得疲惫。
4. 皮肤莫名瘙痒:尤其四肢和腹部
孕期皮肤干燥或妊娠纹可能引起轻微瘙痒,但如果四肢、腹部或外阴出现“越抓越痒”的情况,且没有皮疹,就要警惕血糖问题了。高血糖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,同时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,让皮肤屏障功能下降,容易出现干燥和瘙痒。同事小林怀孕时总觉得小腿痒,一开始以为是天气干燥,后来发现血糖偏高,调整饮食后瘙痒很快就减轻了。
二、科学识别:别等产检才发现,这些方法帮你早判断
1. 抓住“黄金检测期”:孕24-28周必做糖耐
孕期血糖异常最准确的识别方法是糖耐量试验(OGTT),建议所有孕妈在孕24-28周进行。但如果有高危因素(比如孕前超重、有糖尿病家族史、曾生过巨大儿),最好在孕早期就检查空腹血糖,孕16周再复查一次。这项检查需要空腹8-12小时,先抽空腹血,然后喝75g葡萄糖水,分别在1小时、2小时后抽血,三次血糖值任何一项超标都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。
2. 看懂血糖“合格线”:记住这三个数字
根据《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(2022)》,糖耐量试验的正常标准是:空腹血糖<5.1mmol/L,服糖后1小时<10.0mmol/L,2小时<8.5mmol/L。如果空腹≥5.1但<7.0,或1小时≥10.0,或2小时≥8.5但<11.1,就是妊娠期糖尿病;如果空腹≥7.0或2小时≥11.1,可能是孕前糖尿病,需要进一步检查。
3. 日常自查小工具:记症状、观体重、测餐后反应
平时可以准备一个“孕期健康笔记本”,记录每天是否有口渴、疲劳等症状,以及出现的时间和频率。另外,留意体重增长速度:正常孕期体重每周增长0.3-0.5kg,如果突然一周长了1kg以上,且肚子增大明显,可能和血糖高导致的水分潴留有关。还可以观察吃完甜食后的反应——比如吃了一块蛋糕后,半小时内出现明显口渴或头晕,可能是血糖波动较大的信号。
三、孕期控糖指南:宝妈能落地的“甜蜜”守护计划
1. 饮食:把“一顿吃饱”改成“三正餐+三加餐”
控糖不是少吃,而是“聪明吃”。试试分餐制:早餐、午餐、晚餐正常吃,上午10点、下午3点、睡前1小时各加一次餐,每次加餐量约一个拳头大小(比如半根玉米+1盒无糖酸奶,或1个水煮蛋+1小把坚果),避免血糖大起大落。主食换成“粗细搭配”,比如白米饭里加1/3的糙米或燕麦,每天主食量约2-3拳头;多吃优质蛋白(鱼、虾、瘦肉、鸡蛋)和绿叶菜,水果选低GI的(草莓、蓝莓、苹果),每天不超过200g,别榨汁喝。
2. 运动:每天30分钟“温柔运动”
孕期适当运动能帮助身体利用葡萄糖。选温和的运动,比如饭后半小时散步(速度像“逛超市”,别快走),每天30分钟;或孕妇瑜伽(猫式伸展、坐姿扭转等动作),注意避免弯腰、跳跃和腹部用力。如果之前不爱运动,从每天10分钟开始,慢慢增加到30分钟,以身体不觉得累为原则。
3. 血糖监测:在家也能测,重点看这两个时间
如果医生建议居家监测,准备一个家用血糖仪,每天测空腹(早上起床没吃东西时)和早餐、晚餐后2小时的血糖(从吃第一口饭开始算时间)。空腹血糖控制在5.3mmol/L以下,餐后2小时在6.7mmol/L以下比较理想,记得把数据记录下来,下次产检带给医生看。
4. 及时就医:出现这些情况别犹豫
如果血糖持续超标(空腹≥5.8mmol/L,餐后≥7.8mmol/L),或出现明显口渴、尿频加重、视力模糊、恶心呕吐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。妊娠期血糖异常只要早发现、早干预,大多能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,不会影响宝宝健康。就像邻居宝妈说的:“刚开始发现血糖高时很慌,后来跟着医生调整饮食,每天散步,宝宝出生时体重刚好6斤,特别健康。”
孕期血糖就像“隐形的信号灯”,宝妈们不用过度紧张,但也别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。记住:及时识别、科学应对,就能和宝宝一起“稳稳”度过孕期~